“未来互联网金融将扮演两个角色:第一个角色是我们经常提到的P2P业务,它会提供一个直接融资的平台,端对端、点对点的平台;第二是,在未来两三年内有一个概念会越来越大,它会给银行、小贷公司等一个资金出表的渠道。”陆金所CEO计葵生在9月23日举办的上海网络信贷服务业白皮书发布会上说。
“所以互联网金融是一个交易市场,这个市场不仅仅是一个渠道而是平台,应该让不同的非标资产发现价格,把资产分散,也把流动性做出来。”在计葵生看来,互联网金融未来将与中国实体经济的转型有越来越大的关联。
陆金所一直被中国P2P行业视为标杆,据公开数据,目前注册用户将近100万,2013年P2P产品成交量增长超过20倍,预计2014年成交量突破100亿元。不过计葵生认为,评估互联网金融平台的价值不是靠它的业务量,而是看它的二级市场,通过二级市场的变化去平衡它的价值。
目前,陆金所每月的交易量中,约有65%-70%来自一级市场,另外30%-35%来自二级市场。计葵生表示,如果第一级投资人觉得最近股市好,有资金需求,需要变现,导致平台二级市场活跃,这才是正常的市场反应,才是市场交易的概念。“互联网金融应该建立一个比较好的一级和二级平台,而不是简单的资讯平台,要把各类风险降低,才能把投资人的利益保护好。”
要形成健康的二级市场关键在于平台的流通性,风险应当充分融通和交易,这样融资成本才会相应下降。但目前很多P2P平台、甚至传统金融机构的产品在期限上都很容易发生错配。
“其实这是中国一个比较大的特色,银行卖的理财产品80%的期限都是6个月之内,但是一个企业用钱的时间一定是一年、两年,甚至三年。因为银行的理财产品没有流通性,所以大家不会买太长,都是做短线,这样的话融资成本就会很高。”在计葵生看来,如果一个互联网平台可以把流动性做出来,把期限拉长,对实体经济一定有比较大的帮助。
同样,流动性差是计葵生认为P2P平台发生跑路的重要原因,并不是信用风险。因为大多贷款的期限是在一两年,但大部分投资人只投资两三个月的项目,对于很多平台,如果到期后没有新的钱进来,原有投资人的钱就没办法赎回,由此带来的期限错配会有很高风险。
以下为计葵生发言的文字实录(有编辑删减),其中他具体阐述了互联网金融在未来金融市场中的两个角色作用,P2P平台必须解决的三个风险问题,有关P2P平台四种模式的最新探讨,以及对中国P2P监管的五点建议。
记得两三年前,大家对P2P的想法和现在差别很大,而且整个社会的环境确实变化非常大。今年年底,或者明年年初,整个P2P行业会被银监会监管,我也分享一些对整个趋势的看法。
我的议题是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概念,那么普惠金融的定义是什么?如果说我们看中国实体经济的需求,未来几年就有几个非常明显的需求。
一方面我们看到有很多银行、非银行、企业及个人都有融资需求,这些需求需要更多的融资渠道才可以满足实体经济的成长。中国的一个特色是很多钱都在个人手上。 未来三年,中国整个经济的转型遇到的问题是——怎么把这个资源用上,应该有一个比较高效率方法,把资源转移到最需要的实体经济当中。
需要资源的实体经济是指哪一方面呢?一方面是个人、微型企业和中小企业,但是这又不限制在中小企业上。如果我们看银行的发展,可能每年银行贷款的增长有20%-30%。很多的 银行组建小贷公司,其实有很多的资产出表,这些资产出表之后,这些机构才可以做更多的贷款。
互联网金融未来会扮演什么角色?
我觉得简单来说可以扮演两个角色。第一个角色是我们经常提到的P2P业务,这个是什么样的概念呢?它会提供一个直接融资的平台,端对端,点对点的平台。另一方面,在未来的两三年还有一个概念会越来越大,它会给银行、小贷公司一个资金出表的渠道。
一方面是服务银行所不能服务的,另一方面它也为传统金融指出一个很好的渠道。所以它和未来实体经济转型有越来越大的概念。因此,互联网金融是一个交易市场,这个市场不仅仅是一个渠道,而是应该让不同的非标资产发现价格、把资产分散,也把流动性做出来。
如果我们讲到多层次资本市场,一个市场要具备什么样的能力才可以发展好呢?无论你看哪一个市场,一个好的市场基本上要具备这样几个条件。第一个条件是这 个市场很容易参与,很多人都可以进来买卖。第二个是市场的透明度很高,大家比较容易可以看懂它交易的是什么?第三,它的交易成本很低,成本低交易量就比较容易出来。第四,因为有多个人参与,它的透明度也比较高,它的交易成本比较低,它的流动性自然就会好。
互联网成本比较低,透明度方面,如果我们可以把信息放上来,它的透明度也会更好,也可以创造一个很好的流动性环境。上海作为一个全球的金融中心,也可以做到 中国的互联网金融中心,因为如果你看到这些条件,其实上海都是具备的。上海本来整体的金融专业度就比较高,能够参与这个市场的个人和机构都有了,同时它的 专业度、硬件、软件都具备了,因此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会和上海的发展有很紧密的关系。
其实要看一个市场就要看它的效果,是不是真正可以把资源做一个很好的分配。依照陆金所自己的经验,P2P的平台2/3的投资人来自四个城市:上海、北 京、深圳和广州。大概80%的借款人来自二三四线城市。因此我们看一个资本市场,首先就是看参与者多不多,参与者是不是可以解决实际的问题。从我们两三年的经验,我们看到互联网金融做的事情是用比较低的成本、比较快的方式把资源从有钱的一方输送到需要钱的一方。这是一个多层次市场非常重要的条件。从P2P 的经验来看,互联网平台就可以做到这样的效果。
刚刚讲到很多资产,银行、非银行的都要出表,都会参照很多不同的固定受益的资产,这些资产出来可能也有点不一样,大部分的资产在哪里?可能 30%-40%在北京,也有很大的一块来自上海、广州和深圳等地。你会发现互联网金融越来越发展,这个系统会有不同的方向,有的时候钱来自大城市,有的时候钱来自小城市,但是它的意义和重要性是有没有办法一直把透明度提高,把交易成本降低,把流动性做好。
我觉得要去评估互联网金融的价值,不是靠它的业务量,而是看它的要素,看它的二级市场。金融危机一般是因为大家对市场的了解有一个差异,然后突然大家的想法变了。比如说原来这个资产价值是100块,突然有一天大家认为这个资产不值100块只值30块了,但是如果说有一个透明的市场,每天经济大环境在变, 大家在市场上可以把不同的看法表达出来。比如说,我觉得云南的资产品质越来越好,可能它的融资成本会慢慢下降的,但是我看到另外一个地方坏账率在提升,这个地方的资产的成本就要一直上升,因为它的风险在变高。如果说它有一个比较好的流动性和透明度并不会有很大的变化。资产不怕变,怕的是突然变,怕的是大家从A一下子认为变成了B。所以,互联网金融的价值如果说出现了新的渠道,它应该创造另外一个环境,让大家对风险的理解可以一直出现、一直调整。互联网金融 要看到二级市场的变化,去平衡它的价值。
我们自己做P2P,大概我们每个月的交易量可能有65%-70%是来自一级市场,就是第一次有人要借钱,投资人给它。25%-30%来自于二级市场,第一级投资人有资金需求,需要变现。我们看到很多P2P投资人觉得股票市场比较好,所以二级市场很活跃,很多人要把钱投入其中,这很正常,也很健康。我们觉得互联网金融的定义应该更多是像这样的平台概念、交易的概念。
P2P平台必须解决的三个风险
我觉得要做一个比较好的互联网平台,第一是避免欺诈风险。帮投资人保护它的利益,让投资人看清楚它投的是什么。也就是说融资方的资产是不是真的,它背后用的钱是不是比较有意义的用途,用到钱的地方会不会返还,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功能。
第二是平台要降低金融风险。怎么降低大概有两个方式,一是把背后的金融资产风险表达出来,让大家看清楚,二是让风险本身变得分散。一个人要融资100 元,如果只是一个人借给他100块钱的话,如果那个人不能还的话,风险就是百分之百,如果100个人每个人借给它1块钱的话,风险就是1%。所以我们觉得 平台就是要把欺诈风险降低,通过分散和透明度把信用风险降低。
第三是平台要让所有这些风险可以融通、交易,有比较好的流通性。其实流通性很好的话,你会发现融资的成本也会下降。其实中国现在有一个比较大的特色,我 们看银行卖的理财产品,80%的期限都是6个月之内。银行的钱平均的期限是多长?一个企业要投资,一个企业用钱的时间是多久?一定是一年、两年、三年,而因为银行理财产品没有流通性,所以大家不会买太长,都是做短线的,这样的话融资成本很高。如果一个平台真的可以把流动性做出来,期限比较容易拉长,对实体 经济有比较大的帮助。
如果在美国买一个债,你大概会去想这个债是三年的债、七年的债还是三十年的债?你会考虑他的回报是多少?风险多高?它的流动性好不好?我今天买,明天是不是可以卖?这会决定我的投资方向。所以我觉得未来一个平台要成功、要有价值,它不是一个简单的讯息平台,真正要保护投资人的利益就是要降低欺诈风险、信用风险、提高流动性。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
有关P2P平台四种模式的探讨
有人说我们是不是做资金池或是资产池,然后混合来做,这个风险很高,这个基本上是银行做的事情,比较不适合P2P模式,这个模式要有多的资本才有多的流动性,我们觉得这个模式是不行的。
第二个想法是,要有一个监管人,比如说有一个人要借给他,就去监管他,但是这个风险是0和1的问题,运气好是0,运气不好就是百分之百。
还有一种说法是放一个担保公司,但是这个模式成长有限,也有一个十倍杠杆的问题,规模要做大也有很大限制。
第四个模式是把一个贷款分得很散,但是它的前提是背后的风险可以评估得很清楚。我们去看美国的征信中心,大概70%的美国人有征信报告,中国大概只有 20%-25%的人有征信报告。因此即便把风险分散也难以评估,这个风险很难给投资人说清楚。所以按照中国特色,可能要把两个概念融合在一起,一方面平台 要把风险分散,同时让监管人、投资人买一些保险,做一个准备金。因为中国非标资产的透明度还不如其他国家。如果要把这个平台做好,保证投资人的利益,要有不同的做法。
对中国P2P监管的五点建议
第一,现在我们讲互联网金融的监管,有几个方面要多考虑。互联网金融监管第一是要用风险管理的方式来监管,就是有一些事情P2P平台不能做,比如说所有的平台的钱要经过第三方,无论是第三方支付还是银行。
第二,不能做任何的资金池,平台自己不应该提供担保。不应该做任何的期限错配。我们最近也听到很多小的P2P公司老板跑掉、找不到人,投资人都有亏损。 其实你说是因为信用风险吗?我估计大部分的P2P公司破产是因为流动性风险,他做的贷款是一、两年期,但找的投资人只是两三个月的。如果说新的钱没有进 来,旧的人没有办法把钱拿出去,期限错配是有很高风险的。我们管理的想法是,把你做的这些东西关掉,这不应该是P2P的做法。
第三,互联网金融的特色应该是所有的交易都在线上,这样的交易是非常好的。其实每个公司、每一天可以把所有的交易数据报上来。从监管的角度来看,马上就可以看出有没有资金池,有没有错配,风险大的地方马上就可以知道。除了监管之外,我们应该要建立比较好的投资者保护。因为整个市场的透明度比 较低,我们要投资者得到比较好的保护,应该建立一个红线资本金的概念,每个贷款要借100块,先把5块钱放到第三方监管那里,所有投资人有了风险的话,先 从那个上面扣。或者应该允许第三方的保险公司提供保险。这些方法可以比较好地掌控风险。
第四,现在P2P发展在中国碰到最大的问题是法律,非法集资的定义是说一个人在同样的时间,借钱的时候不能超过30个人,我今天借100块可以从30个人那里每个人拿3.3元,但如果找50个人每人借2块钱的话,就是违法的。我觉得在50万以下的金额,不应该牵制人数,这样可以分散风险。在美国,每笔贷款可以分到400个投资人,就把风险有效分散了。今天当然很多人在做,但是法律风险是很大的。如果这一次监管可以把这个法律做一个调整,对很多人都是很好的。
最后对监管的建议是,定一个基本的门槛。听说现在在淘宝花50块钱就可以买到一个P2P的系统,这个门槛就太低了。要控制风险,这个门槛一定要有,就是基本的资本人的专业度,风险系统的能力,一定要有对应的要求。我觉得在中国,第一天来查什么都有,但是第二天可能就不一定有了。其实最重要的不是资金门槛,反而是每天收几十万的公司资料上来,一直去观察,这样持续的监管就会比较有效。
互联网金融是一个市场的概念,它不是一个渠道,而是一个平台,应该建立一个比较好的一级和二级平台,不是简单的资讯平台,而是要把各类风险降低,才可以把投资人的利益保护好。一个平台要成功,要服务两个方向,一个是融资方,一个是投资方,因此未来监管方面一定要要求互联网金融平台建立更好的风控能力,这样整个行业就有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