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第985818位访客
Date | 2025-01-10
 021-68862093
微信:
2011中国企业IPO冲击600大关 “新三板”引发券商格局转变
[2011-04-28]

  清科研究中心2011年一季度IPO数据出炉,境内上市热情虽得以延续,而水涨船高的市盈率使得IPO回报难以为继。迄今为止,2011年IPO市场的风向标已呈现多重变幻。值此时机,大中华区著名创业投资与私募股权研究机构清科研究中心,针对全年IPO市场看点做出了以下观测和分析。

  一、 瑕不掩瑜 中国企业IPO总量有望冲破600大关

  2010年,虽因受到欧洲债务危机的影响使上半年的资本市场陷入短暂恐慌,但是投资者对于市场的信心随着危机渐行渐远而稳步回升,全球IPO数量和融资额明显增加;而中国企业在境内外经济回暖、资本市场日渐活跃的环境下,新股发行十分踊跃,成为全球IPO市场的重要推动力。

  2011年第一季度,中国企业以境内外总计105支IPO平稳开局,虽受到2010年第四季度的IPO“翘尾”影响,但资本市场的积极性并未因此湮灭。因此,尽管全球实体经济偶遇挫折,投资、消费等活动仍然保持了一贯活跃性,企业投融资需求也将在2010年基础上持续凸显,资本市场流动性较为充裕,投资者信心乐观,更多企业首发上市融资成为可能。在2010年中国企业476支IPO的基础上,清科研究中心预测2011年度中国企业IPO总量有望冲破600大关。

  二、 势不可挡 中国企业境内IPO冲击新纪录

  金融危机之后,我国开始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帮助中国境内资本市场顺利度过冰冻期,如今央行已逐渐收缩流动性、收紧银根,以避免经济过热。2010年,中国经济持续回暖,尽管GDP仍保持高速增长,但是已展露平稳过渡的趋势。2011年1月20日、2月24日、3月25日、4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四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总计2.00个百分点;2月9日和4月5日,央行年内两次加息共计0.50个百分点。尽管央行货币政策愈见严峻,然而就中国经济的自身潜力而言,2011年经济复苏脚步并不会因此放慢,GDP将继续保持稳定快速增长。

  2010年的中国企业境内IPO达到历史新高,共有来自32个省市的企业上市,企业经营范围遍布各行各业。2011年第一季度共有89家中国企业在境内市场上市,同比虽有所下降,但仍处于历史高位。清科研究中心认为,年初因各种经济政策陆续出台,属于资本市场的调整期,市场普遍持观望态度,IPO市场较为平静;放眼2011年全年,境内上市数量仍有望冲破400大关,创造新记录。中小企业的上市热情将得以保持,中小板与创业板更将成为孕育企业上市的摇篮;成长型中小企业作为IPO市场中流砥柱,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中国资本市场的常态。

  三、 箭在弦上 “新三板扩容”蓄势待发

  2011年年初,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所提出的2011年八大工作重点中,“扩大中关村试点范围、建设统一监管的全国性场外市场”,成为今年证监会主导工作之首。一语惊起千层浪,本就在市场已经如火如荼讨论多时的“新三板扩容”更是呼之欲出。

  根据清科研究中心的观测,“新三板”自2006年试点以来,运行5年成绩斐然,并且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加之现有除中关村外的82家国家级高新区,其经济、科研实力、园区内企业的综合水平均可圈可点,因此“新三板扩容”既符合我国资本市场现行拓展需求,又能与各地高新区的自身实力相匹配。

  目前随着证监会对于各地高新区的走访逐渐展开,“新三板扩容”已是时间问题;对于我国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这一长期目标而言,“新三板扩容”将是一次重要试水。伴随着此次扩容,很多与“新三板”市场未来发展休戚相关的问题同样亟待监管层予以解答,例如:做市商制度是否能够在扩容后得以推出,从而在提高报价系统的交投活跃度为券商提供盈利增长点?交易门槛能否放低,建立个人投资者的准入制度?各层次资本市场之间是否将建立升降板机制?对于市场上的VC/PE机构而言,“新三板”未来的IPO预期,也使得高新园区企业成为投资人青睐的“蓝海”。随着“世纪瑞尔”等案例浮现,VC/PE机构通过“新三板”企业IPO退出已有先例,随着场外交易市场的不断完善,清科研究中心认为,在不久的将来,“新三板”市场自身同样可以成为退出通道。

  四、 此消彼长 券商格局吐故纳新

  随着中小板和创业板在境内资本市场的繁荣,以平安证券、国信证券等为代表的中小券商逐渐发力,在承销、保荐业务上收获颇丰,而中金、申银万国等传统大型券商则身影难觅。尽管中金仍然在2010年作为主承销商,接单了包括“中国农业银行”在内的数支巨型IPO,然而着眼于未来趋势,大型券商仍然不得不面对中小型IPO这一重要份额,几乎已被蚕食殆尽。

  “新三板扩容”在即,更是为未来的券商格局加多了几重变幻。“新三板”定位于国家级高新区,高新区管委会、主办券商的辅导对于企业上市至关重要。由于“新三板扩容”受到了各园区管委会的格外青睐,因此券商如能与高新区管委会达成合作协议,对其园区内企业予以“新三板”挂牌辅导,则一旦试点名单确定,则可以坐享园区内企业的“新三板”

  挂牌业务。例如,日前珠海高新区管委会已与国信证券签署合作协议;东莞的松山湖高新区管委会也已经联合国信证券、金杜律师事务所,在松山湖举办了一场“新三板”知识培训讲座。尽管目前“新三板”挂牌的券商佣金较主板、中小板等为低,然而在新兴市场中抢占先机、及时布局,仍然不失为明智之举。换言之,“新三板”企业目前已有3家登陆中小板、创业板市场,因此与潜在的“新三板”企业建立联系,也可以为日后企业的IPO做好预热工作。

  大型券商方面,则面临别种境遇。2011年年初,中金遭遇高层人事变动,其中不乏与瑞银、高盛等投资银行部门的招揽人才之举有所牵连,据清科研究中心了解,不少外资券商对于未来的“国际板”设立给予厚望,因而先下手为强丰富自身的人才储备,为日后“国际板”的承销业务做好准备。 2011年,随着券商分别采取不同的方式巩固自己现有业务规模、并不断向其他领域拓展,境内的券商格局随时面临重新洗牌。

  五、 高处不胜寒 境内市场市盈率孤芳难自赏

  清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 ,经历了2009年下半年A股市场重启的短暂疯狂之后,创业板和中小板市盈率、首日回报等指标自2009年至2010年间迅速攀升,VC/PE机构的持续扩容,也将市场卷入更为激烈的业内竞争,境内资本市场的整体估值偏高。然而,截止至2010年年末,全年境内资本市场的首日回报与2009年同期相比,下降趋势已经明显。2011年一季度的境内市场平均发行市盈率高达65.14倍,其中创业板市盈率为72.95倍,严重偏离正常水平;而与之相对,一季度境内平均首日回报率仅为12.3%,较2010年全年41.2%的水平大幅降低,而创业板和中小板的平均账面投资回报则从2010年全年的10.90倍分别跌至8.27倍和8.25倍。股价上涨空间的耗尽、投资者的冷静反馈,预示着2011年的中国境内资本市场将逐渐回归理性,上市企业的发行价与市盈率有望降低。

  六、 今夕何年 国际板静候启动号角

  在我国资本市场的总体规划中,“国际板”的建设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随着“新三板扩容”的呼声渐高,市场上对于“国际板”的议论似乎暂时陷入了平静。目前证监会并没有针对推出“国际板”明确表态,唯一的确定因素便是未来的“国际板”将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进行交易,是“上海建设成国际金融中心”总体布局中的一枚关键砝码。清科研究中心认为,“国际板”年内推出几无可能,即使是初步的指导方向,预计也要在未来两年内出台,而具体的实施细则,则更须耐心等待。一方面,证监会现行的工作重点,已在“新三板扩容”等首要任务上全面铺开;另一方面,与“新三板”不同,“国际板”的交易制度、挂牌要求等事宜,每一项均非同小可,会直接影响我国的主板市场走势,而境内企业的加入,更是会将我国资本市场置于国际环境中,未来一段时间我国资本市场、乃至各上市企业,都将处于不断的调整与适应之中。如此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举措,证监会应该会三思而后行。

  七、 柳暗花明 融资融券、股指期货期盼“美好时代”

  2010年3月31日,融资融券业务正式启动,从此我国A股市场告别单边做多机制,可以进行双边交易活动; 2010年4月16日,股指期货在我国资本市场推出,首批四个沪深300股票指数期货合约将在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正式挂牌交易。以上两项金融市场的业务推出,成为是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的里程碑。然而由于我国投资者仍需时间对融资融券、股指期货的产品性质、运作模式进行了解和分析,外加现阶段此两项业务的规模有限,因此一年来未能见到实质性的发展。然而,对于资深的金融从业人员而言,此两项业务的开闸,意味着多年来始终在我国资本市场低调行事的对冲基金,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

来源:清科研究中心 张兰

·上一条:私募股权投资市场格局变化 PE专业化渐成趋势
·下一条:本周IPO动态20110428
版权所有@睿立复蓉(上海)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沪ICP备2021032742号      直线电话:021-68862093  传真:021-68862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