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第985813位访客
Date | 2025-01-10
 021-68862093
微信:
新兴材料产业6领域迎发展机遇 掘金百亿蛋糕
[2010-11-01]

  一部人类发展史,也是一部发现、使用和革新材料的历史。

  应当说,小到你穿的尼龙袜,还是你看的液晶电视、使用的高速互联网;大到实现太空行走的神七飞船,无一不是新材料的杰作,它们在改变着你的生活。

  伴随着现代科技的巨大飞跃,产生了新兴的信息、生物工程、新能源、空间技术等高技术群,而新材料则扮演着这些高技术群的物质基础;从这一角度来看,新材料的开发是现代科技发展之本,新材料的发展和应用也成为推动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

  准确的来说,新材料是指那些新出现或已在发展中的、具有传统材料所不具备的优异性能和特高性能的材料。

  如今,新材料已经成为各国致力发展的科技战略目标,美国的新能源、纳米及生物技术、欧洲的航天航空材料、日本的再生材料都被写进了各自新世纪的新材料发展规划之中,后起之秀韩国甚至将新材料发展作为国家竞争力的6项核心技术之一。

  大约从2000年前后,新材料技术和产业在我国被得以重视。

  而在过去五年的“十一五”规划纲要中,第十章第四节明确指出要发展新材料产业,围绕包括信息、生物、航空航天、重大装备和新能源等产业发展需求,重点发展特种功能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和纳米材料等产业群,以建立和完善新材料创新体系。

  仅2008年一年包括“863计划”、“97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和“火炬计划”等国家计划和专项中新材料领域的经费投入就达到535亿元之多;随后包括宁波、大连、洛阳、金昌、广州、宝鸡和连云港等7个城市开始逐步建立新材料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

  在接下来的“十二五”期间,包括光电子与微电子、环境与能源、智能与特种功能、超导、纳米和高性能结构成为等6个领域的新兴材料产业成为18个材料领域的重点。

  如果具体细化的话,新材料的范畴可以囊括电子信息材料、化工新材料、新型金属材料、生物医用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等十多类,不过对应到如今资本市场中的上市公司可选标的,更多的集中在前几大类,其中又以电子信息材料的LED、化工新材料的碳纤维、新兴金属材料的稀土永磁材料最受资金宠爱。

  电子信息材料:首选龙头三安光电

  在我国整个新材料领域,电子信息材料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2009年该行业全年产值达到1300亿元之多。从应用来看,电子信息材料用于智能电网、物联网、半导体照明和汽车电子等领域;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中小尺寸硅单晶最大生产国,此外,我国在印刷电路板、覆铜板、磁性材料和有机薄膜等材料的产量也是连续三年位居世界第一。

  而在这其中,以LED(发光二极管)为代表的半导体照明行业又是最为突出的亮点所在,由于LED在同等亮度下,耗电量仅是普通白炽灯的1/10,荧光灯管的1/2,因此成为照明节能的趋势所在。

  从产业链条来看,LED分涉衬底、外延、芯片、封装、应用五个环节,国内企业则主要集中在中下游。

  其中行业龙头三安光电的外延片和芯片上半年约为50万片和180亿粒左右,随着天津三安LED产业化项目在6月底投产,公司产能已经扩展至85万片外延片和200亿粒芯片;目前芜湖一期项目建设规模为265万片外延片和新建配套3套芯片生产线,项目建成并达产后将形成红、黄、蓝、绿外延片530万片,芯片约1170亿粒的产能。

  根据国信证券调研披露的信息,芜湖项目一期有望在今年年底开始陆续投产,并在明年年底达产。届时公司将计划完成107台MOCVD的扩产任务,实现行业全球排名前五的目标。

  不过,虽然整个LED行业正处于步入黄金发展期的阶段,在国内处于技术领先地位和产品创新颇有成效的三安光电俨然成为最佳标的选择;但根据国信证券和爱建证券在9月底和10月下旬两次给出的盈利预测,公司2010年预计每股收益约为0.61元,此前三安光电披露的3季报显示1-9月份每股收益约为0.5元,以10月28日收盘价42.35元计算,三安光电对应2010年动态市盈率也达到69倍之多。

  当然,如果按照较为乐观的国信证券的预测数据,公司2011年和2012年有望实现1.72元和2.62元的每股收益,那么对应市盈率也有25倍和16倍;这样看来,如果三安光电在此后两年中能够保证产能扩大和销售正常的话,依然是资金的不错选择。

  新型金属材料:稀土永磁最热门

  在过去的两个半月中,稀土永磁概念无疑是资本市场上最为大放异彩的板块,大智慧专门编制的稀土永磁板块指数8月以来涨幅已达到80%,期间沪指涨幅不到15%。

  其领头羊广晟有色以200%的涨幅一骑绝尘,并于10月18日一举突破百元大关;紧随其后的厦门钨业的股价从22元附近一路拉升,至10月28日收盘报收于55.7元,在短短48个交易日上涨了153%,此后股价翻番的还包括拥有稀土资源的包钢稀土和从事永磁材料钕铁硼生产的太原刚玉。

  如果全部金属功能材料进行划分大致可以分为磁性材料、金属能源材料、催化净化材料、信息材料、超导材料和功能陶瓷材料。

  在最近资本市场最为热门的磁性材料则又分为永磁材料和软磁材料,其中稀土永磁是永磁材料中磁性最强,目前民用的主要是钕铁硼永磁体,另一类磁性最高的钐-钴永磁体则主要用于军工技术。

  如主营房地产业务的津滨发展仅仅因为一家控股公司天津津滨新材料工业公司拥有300吨稀土永磁材料和400吨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的产能之后随即成为资金追逐对象,10月28日股价被牢牢封在涨停板之上。

  全球范围内来看,中国稀土探明储量处于全球第一的位置;2009年过度开采稀土资源的中国稀土矿产量占据了全球总产量的96.77%之多。

  作为全球稀土出口最大的国家,中国为了能够逐渐掌握稀土定价权和保护稀土资源从2006年开始就对稀土开采区也下达了开采总量控制指标。

  从稀土的应用来看,永磁材料是其中最为主要的方面,钕铁硼磁体的最大应用领域为稀土永磁电机,而未来包括新能源汽车、风电、计算机和节能电器等行业更是钕铁硼永磁体的主要需求领域,来自兴业证券的测算显示,随着永磁电机在新能源汽车和风电中逐渐普及,钕铁硼在未来5年的需求有望达到15万吨。

  此外,稀土还将作为发光材料广泛应用于节能灯、各类显示器、光电器件和医疗器件,其中三基色荧光粉材料约占据了稀土法光材料的75%,中国2009年各类稀土荧光粉的产能达到7200吨;稀土最为抛光材料用于显示器、剥离、光学器件和电子元器件的抛光,中国2009年生产稀土抛光粉7500吨;稀土还凭借着具有催化活性因此被广泛作为添加剂和助催化剂用来提高其他催化剂的性能,这也是稀土大量使用的领域之一,最典型的如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的使用,2009年中国仅加工原油消耗的稀土催化剂就有7500吨。

  从可选标的来看,包钢稀土、广晟有色和厦门钨业三家公司属于稀土矿采选加工企业,其中包钢稀土属行业老大,其控股股东包钢集团控制的内蒙古白云鄂稀土矿掌握了中国北方90%的稀土资源,目前公司正计划形成资源到加工一体化的产业链,已经拥有了3000吨高性能磁性材料产能,2期工程建成后公司将形成1.5万吨钕铁硼速凝薄带、500吨钕铁硼氢碎粉和2000吨高性能磁体的规模,公司还计划在今年建成300台稀土永磁核磁共振产业化项目,建设3000吨高性能抛光粉异地扩建项目以形成5000吨产能,同时公司还计划出资2亿元和河北新奥博为成立合资公司建设稀土永磁核磁共振影响系统(MRI)的产业化项目。

  相比之下,广晟有色和厦门钨业则更侧重于采选业务,两者分别扮演着广东地区和福建地区稀土资源整合平台的角色,前者控股股东的后续资源注入和后者正在申请的第三张稀土牌照以及整合当地稀土产业链企业则成为两家上市公司股价上涨的推动力量。

  值得关注的化工新材料

  在整个新材料范畴之中,化工新材料板块曾经在2004年-2005年熊市期间以高速增长的业绩跑赢过市场。如今,包括新能源、高铁和环保等几大产业的拉动有望成为化工新材料的新引擎。

  根据申万研究所的研究结果,目前对化工新材料的拉动的新能源领域主要涉及动力锂电池和光伏发电两部分。其中锂电池包括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和电解液(该部分在上篇已有涉及),而光伏发电则涉及晶硅切割液和光伏用胶,但后者鲜有上市公司涉足。

  而高铁产业链带来的化工新材料主要分为高性能减水剂和工程粘胶两项产品,两家新晋创业板新贵奥克股份和回天胶业分别是前者和后者的生产商。

  此外,另一家创业板企业三聚环保生产的脱硫催化剂和净化剂等各类脱硫装置将受益于节能环保的产业链条,如目前国家允许排放硫含量为10ppm,而仅辽河油田预计一年生产的伴生气就达到8亿立方米,每年需要的高硫容脱硫剂就达到3000吨之多;与此同时,脱硫剂还将应用于小氮肥市场。

  其实,提及化工新材料则无法绕靠高品质碳纤维这一话题,从上个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碳纤维是一种碳含量大于90%的纤维材料,以耐高温、耐摩擦、导电、导热和耐腐蚀等特性著称。

  应当说,我国已经基本实现了T300级的国产碳纤维的规模生产线,并且有些企业已经形成T700级以上水平的百吨生产线,但总体来看我国依然处于碳纤维的起步阶段,2009年自给率仅有16%左右,主要仍依赖进口。

  目前涉足碳纤维相关的上市公司主要包括做碳化的中钢吉炭和从事原丝的奇峰化纤,此外烟台氨纶生产的芳纶(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也属于碳纤维范畴,中纺投资下属全资子公司北京同益中特种纤维技术公司生产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也属于碳纤维同类产品。

  除此以外,中银国际的分析师还建议投资者关注从事工程塑料行业的金发科技和普利特和从事高性能膜材料的佛塑股份、云天化和南洋科技。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 苏江

·上一条:尚福林总结创业板一周年:未提退市机制
·下一条:解码创投国有股豁免转持新规:大项目留给PE
版权所有@睿立复蓉(上海)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沪ICP备2021032742号      直线电话:021-68862093  传真:021-68862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