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30日,海辉软件登陆纳斯达克,代码为HSFT,交易首日以10.4美元的价格收盘,较10美元/ADS的发行价上涨4%。
本次IPO,由德意志银行、UBS和花旗集团担任承销商,海辉软件共发行740万股美国存托凭证(ADS),每ADS代表19股普通股。其中640万来自海辉软件,100万股ADS由其限售股股东提供。
而此前,海辉软件预期的发行价格区间为11-13美元,但受股票市场的不稳定性和全球经济的整体不确定性等因素影响,海辉软件最终以低于预期的价格发行。
相比之下,这或许还是不错的表现。
据统计,近期在美国IPO市场,多家公司削减了其IPO规模或发行价格。海辉软件是6月在美上市的第11家公司,同时也是第8家发行价低于预期的公司。与此同时,已有6家公司取消或推迟了原定于6月在美股市场上市的计划。
上市一波三折背后
海辉软件成立于1996年,一直致力于为客户提供IT和研发外包服务,目前其客户主要来自美洲、欧洲和亚洲等地。
2009年,在由IDC(国际数据公司)根据销售评选的中国本土IT离岸软件开发提供商前10强排名中,海辉软件连续位居第二。
在招股书中,海辉认为与其有竞争关系的同行主要包括,中讯软件、中软集团、博彦科技、文思创新、东软集团(600718,股吧)、大连华信、软通动力等。
而这些公司中,中讯软件(0299.HK)、中软集团(0354.HK)、文思创新(NYSE:VIT)、东软集团(600718)分别于前几年上市。
这几家企业中,文思创新、东软集团等不乏VC在背后的推动,而在海辉的背后,同样站着一大批VC。
2004年,海辉软件首轮从GGV(现改为纪源资本)、集富亚洲、IFC和英特尔资本融得2000万美金。2006年,除了第一轮投资人,DFJ、Sumitomo Corporation Equity Asia Limited等又加入其中,共投资2800万美金;2007年,海辉又有3000多万美金的融资入袋。
早在2008年,海辉软件就公开表示过上市计划,但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上市进程一推再推。
即使在今年,其上市时间也曾出现几次微调。
事实上,2005-2008年,海辉软件的财务数据对资本市场而言,称的上亮点不足。
这4年间,海辉的净营收持续增长,分别约为1748万美金、3369万美金、6305万美金和1亿美金,但净利润方面,按照美国会计准则,海辉连续4年亏损,尤其是2006和2008年,亏损额均逾1000万美金。
对此,海辉软件给出的主要原因是,并购导致的资产减值计提。
海辉进入大众视线是在2005年。是年,它一改往常的低调,收购北京天海宏业和科森,共同组建海辉集团,一跃成为中国最大的IT服务公司之一。
2006年底,海辉又斥资数千万美金,全资收购美国IT解决方案提供商Envisage Solutions,布局海外市场。2007年-2008年,海辉又先后数次海外收购。
但比如2006年,因并购项目科森失去了一个主要客户而致使海辉遭受250万美金的资产减值。2008年也因不良资产和几个项目的销售和利润不及预期而遭遇减值。
而在2007-2008年,海辉的管理团队又经历大规模变动。
2007年11月,海辉创始人李远明离去,并带走了创业团队中的一批人。2008年3月,原惠普中国的总裁孙振耀接任海辉集团董事长,后又任执行董事长。截至目前,海辉的CEO、CFO等要职均由后来加入的职业经理人担任。
那么,海辉为何可以在其它企业纷纷推迟和取消IPO计划的大背景下完成上市?
“美国市场,特别是纳斯达克对高科技、高成长性的企业还是比较欢迎的”,在华泰证券(601688,股吧)计算机应用方面的分析师马仁敏看来,既能节能环保,又能大量解决就业问题的软件外包行业,这几年一直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而从世界IT业分工的角度讲,发达国家也逐步向中国、印度等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的地区转移。
从海辉的增长数据也可见一斑:2005-2009年,海辉的净营收复合年均增长率(CAGR)为 51.2%。
根据IDC的数据,2005-2009年,中国仅离岸软件外包行业的CAGR就达30.7%,据其预测,至2013年,这个行业的CAGR还将保持在25.6%的速度,将达到68亿美金的规模。
但马仁敏表示,就市场而言,中国大多数的软件外包企业多从日本市场接单,竞争激烈,业务模块的规模也比较小,利润也相对较低,所以,有实力的企业在逐步转接欧美市场的发包。
海辉也在转变。2006年之前,来自日本的订单一度占据其销售的70%以上。截至2009年底,日本客户贡献的营收只占其净营收总额的25.3%,来自欧美的比例增至约70%。
随着海辉的上市及其在欧美市场布局的逐步展开,其财务状况也在好转。
2009年,海辉首次扭亏为盈,实现700多万美金的净利润,今年第一季度,海辉的净营收就达到3000多万美金,净利润约达300万美金。
创始人出走
“世人只识孙振耀,何人记得李远明。”
7月1日,在海辉上市之后,网上出现以这句话为题的一篇文章。
1996年,海辉的故事是从大连海事大学校园内几间低矮的小平房里开始的,其创始人之一,就是一个叫李远明的人。
李远明,毕业于大连海事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后留校任教。
1991年,日本川崎重工在大连设立子公司川崎重工(大连)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李远明担任中方经理,这家公司主要为母公司开发软件。
1996年合同期满后,看到软件开发潜力的李远明决定自己创业,在大连海事大学内创建海辉软件公司,包括他在内的7个最初员工全部是从川崎重工出来的。
招股书显示,2004年,在第一轮投资者进入之前,李远明等管理团队通过Kaiki.inc.在海辉持股,其时,Kaiki持有海辉(开曼)34.75%的股权。
随着几轮投资人进入,管理层的股权不断稀释。
截至发行前,投资人共持有海辉逾70%的股份,其中GGV和IFC位居前二大股东,分别持有22.6%和11.9%;JAFCO(集富亚洲)和 DFJ各持有8.2%;英特尔资本和GE Capital分别持有7.8%和7.2%;Sumitomo corporation Equity Asia limited 占股3.5%,Mitsubishi UFJ (三菱)持有1.0%。管理层拥有的Kaiki inc只持有5.5%。
2007年,李远明离开海辉,并带走了之前追随自己的几个创业元老。
对于李的离开,外界有各种猜测。其中一个版本是,其与投资方在战略决策上出现分歧。
受过日本企业文化熏陶的李远明,一直愿意做中日之间的业务,而目前海辉的格局,却是除日本之外,大力发展欧美和中国市场。
但这个说法,并未得到李远明的认同。
他曾对媒体表示,引入外来股东,当然会在理念上产生分歧,“但不是因为理念分歧,又没有了控制权,股东把我排挤出去了”,他说,“而是自己不具备操作一个国际级大公司的能力”,主动让贤。
而今,李远明再次创业,其掌舵的大连百易软件目前还是海辉的合作伙伴。
但无论如何,海辉如今是一个被众多投资人联合持股的公司,他们的终点是退出。
甚至在孙振耀就任时,就被认为其是为了海辉的海外上市而来的。
就在此次IPO之际,献售股股东IFC、集富亚洲、英特尔资本、GE Capital、Sumitomo和三菱均有不同程度的套现。本次发行后,9家投资机构仍持股61%。
海辉也曾在内部出台股权激励政策。
2010年2月,向董事会主席孙振耀发行80万股普通股,并向其亲属发行120万股普通股,价格为0.30美金,但孙的这部分股票占比还不足1%。
虽然孙振耀就任时,曾表示,选择海辉“非常重要的条件就是企业的创办人不在,因为创办人不在,我不是职业经理人,我是出题人”。
但仍有人好奇,在VC们退出之后,海辉如何保持稳定性和持续增长的动力?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