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重启后,市场化的改革带来了一系列中小投资者并不愿意看到的状况:高发行价格、高发行市盈率、普遍超募,而更让人诟病的是,为谋取不正当利益,IPO产业链条利益各方屡屡违规操作。
遑顾天价发行 IPO产业集体暴富
据相关数据统计,截至2010年6月18日IPO重启的一年间,两市共有281只股票获准IPO,包括168只中小板股票、91只创业板股票,以及22只大盘股。其中,268只股票已经挂牌上市,合计融资规模达到4052亿元。
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上市的110多家公司首发市盈率平均为53.334倍,2010年上市的150多家公司首发市盈率接近60倍,远高于IPO重启前20~30倍的首发市盈率。
除此之外,IPO重启后90%以上的公司都在一级市场出现超募,其中创业板公司超募资金额高达190%,中小板超募资金额将近150%,主板超募总金额约60%。整体的超募资金达到150%,募集资金较预计时高出2000亿元左右,而另一项数据则显示,其中已实现上市的256家公司,发行费用合计达154.8亿元,其中大部分进了券商投行的腰包。
据相关数据显示,以中投证券为例,去年以来,该公司总共就承销了3家公司,雅致股份(002314,股吧)、海普瑞(002399,股吧)和新上市的达实智能(002421,股吧),其中海普瑞以148元的高价超额募集了近60亿元的资金,中投证券从中获得1.78亿元承销费和2967.4万元的保荐费,合计超过2亿元。今年一季度,平安证券获得5.18亿元的IPO承销收入,位居各券商之首。WIND资讯统计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券商共获得36.44亿元IPO承销收入,与去年四季度的29.63亿元相比,环比增长22.98%。
高密度发行、高发行市盈率、高发行价格、严重超募、肥了券商等IPO链条上各利益分享者,这就是去年IPO重启之后,30倍发行市盈率天花板被破除之后的市场现象。在中小投资者连续亏损的市场上,IPO重启后的造富运动引起了市场对IPO产业链条高涨的高价发行欲望的强烈质疑。
IPO潜规则浮出 为谋利益不择手段
在市场疯狂造富的同时,中小投资者缺失制度保护的尴尬日益凸显,IPO产业链条的潜规则成为市场诟病的热点。
据透露,公司IPO上市是一条利润丰厚的产业链,光承销费一年就近百亿,其背后还有律师费、会计费、资产评估费、财务顾问费及财经公关费,而上市前的股权投资机会更可谓是一本万利。正是这利益链条,很容易让拟上市公司、投行、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财经公关公司、保荐人、部分官员等各方捆绑在一起。
公开信息显示,如果一家公司准备上市,一般会提前进行准备,主要是为迎合上市需要进行各种会计手段操作,以形成公司三年上升趋势。这样,以发行人为核心,投行、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几方很容易被捆绑在一起,做同向操作。目的除了公司上市之外,更重要的是提升上市公司的发行市盈率,这事关各方从中获取的利益多寡,比如,一家公司的原始价值为1亿元,每股价值1元,上市发行后的市盈率达到35倍,假设流通股增加20%,募集的资金额度也是7亿元,按照投行收取募集金额6%来算的话,这家投行获取的收入为4200万元;而如果让公司上市发行后的市盈率达到50倍,假设条件一样的话,募集金额为10亿元,而投行将获得6000万元的收入。
为了达到这样的高价发行目的,IPO链条上各环节会通力合作。很多保荐机构在其提供的询价估值报告中做文章,一是抬高对未来业绩的预测,二是增加可高估值的亮点,三是选择同行业较高市盈率的公司进行比较,由此直接在询价估值报告中将建议的询价区间抬高。
但,发行费用并不是各利益方拿到的所有的利益,在此背后潜藏着更大的利益引诱。据透露,一些保荐代表人可以拿到拟上市公司比较可观的发行股份,并通过亲戚或朋友代理持有。业内人士透露说,目前保荐代表人持股情况很多,一般保荐代表人不会直接违规作业,设立关联投资公司直接参股更为多见。因此只要不是被举报或被调查,发现的几率不大。
5月26日,国信证券原投行四部总经理李绍武腐败案被披露,据介绍自2001年以来,李绍武通过其妻及设立公司等方式,参股已上市公司莱宝科技6万股、轴研科技(002046,股吧)65万股,以及准上市公司河南四方达超硬材料股份有限公司100万股,此三项总投入不足143万元,按照目前市值测算金额已经高达3200万元,投资回报率高达20倍。而我国《证券发行上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保荐代表人及其配偶不得以任何名义或者方式持有发行人的股份。
业内人士皮海洲认为,保荐机构持股对于新股保荐的危害较之于保荐代表人持股,有过之而无不及。如此一来,保荐机构同样也就失去了独立性、客观公正性。
三高发行不能持续 IPO制度期待再改革
北京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中心主任曹凤岐认为,去年新股发行改革基本不成功,他认为发行市场化的方向肯定是对的,但是非理性的市场化,却造成了高市盈率、高发行价、超额募集等问题。曹凤岐认为现在发行新股还是稀缺产品,谁拿到发行权,谁就一夜暴富。所以避免高价发行是对市场负责任,对投资者负责。新股发行改革重点应该是发行公正公平公开,这是我们的目的。
经济学家华生在《新股发行的四大焦点问题和三大改革方向》中指出,定价市场化之后出现的一些企业和板块高价格、高市盈率发行问题,其实像一面镜子,在更大程度上映射的是我们二级市场本身早已存在的股价结构扭曲和结构性泡沫的问题。华生建议,从三大方向入手进行改革:第一个方向是发行审批制度的改革;第二个方向是再融资制度的改革;第三个方向是退市机制的市场化改革。据了解,华生的文章引起了证监会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而在今年4月初,消息透露,证监会在即将开始的第六次新股发行制度改革中,思路已经基本确定。具体的措施是:将引入存量发行机制、取消网下投资者的锁定期限制、赋予主承销商和发行人一定的自主配售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