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第985788位访客
Date | 2025-01-10
 021-68862093
微信:
杜枫:全民PE热潮 繁华过后的残酷竞争和淘汰
[2009-10-28]
发布时间: 2009-10-28 11:07:00      来源: 华尔街日报      作者:
在万众瞩目下,10月23日创业板正式开市的锣声响起。这无疑是为当下已经风起云涌的国内PE和VC市场再添一把火,更加激起了各路有钱的企业和个人进入这一行的信心和热情。

  本来,企业或个人有两条道路可以参与PE投资。一条是作为基金的投资人,也就是有限合伙人(LP,Limited Partner),把资金投到专业机构管理的基金,由专业投资人(GP,General Partner)负责投资。另一条道路就是自己设立基金并管理投资。从专业社会化分工的角度讲,我觉得对于绝大多数企业来说,用第一种方式参与PE投资是对企业、对自己企业投资人最安全和负责任的做法。

  但是,不管是因为受到巨大收益诱惑,还是受到他人成功案例的鼓舞,或者由于对金钱绝对控制的习惯,以及自己过去成功经历带来的自信等原因,现在的情况是大多数企业和企业家在向第二条道路冲刺,自己做PE。虽然这条道路目前看起来十分热闹,但是繁华过后就将出现残酷的竞争和淘汰,恐怕他们交的学费会比挣的钱还多。

  先说说这巨大收益诱惑。这一阵子,各大传媒财经版面上充斥着各种创业板造富神话。其实别的不说,投资最基本的原则,投资收益率一定跟投资风险成正比。“不能光看着贼吃肉、不看到贼挨打”,被个别案例的投资回报或某个成功故事所诱惑。过五关、斩六将的成功案例是不少,但没有被曝光的走麦城案例更多。每个行业都有专业的分工。PE这行除了需要有钱这个基本条件之外,还有很多技术门槛。成功的投资除了得益于专业投资人高明的眼光和判断力,重要的是专业的投资流程和严格的投资纪律。除了投钱之外,对被投资企业进行整体的资本结构优化,最大限度地提升企业潜在价值,才是投资成功的关键所在。

  别人过往的成功经验确实也是对新加入企业的鼓励。IDG在国外是媒体集团,在中国可以算是老牌VC。联想控股旗下有VC(联想投资)也有PE(弘毅投资),都做的不错。但是在力图重现别人成功经验的时候,如果能拨开你看到的表象,深入理解别人成功后面的背景与时机、付出的努力、利益分配模式、公司架构和决策机制等等因素,才是避免“画虎不成反类犬”的关键。

  虽然不少企业和企业家确实很有钱,买房子、买地、买车一掷千金。由于中国经济环境中整体信用文化的缺失等原因,他们对金钱和财务有着绝对控制的习惯。而国际通行的长期投资、由专业人士管理的PE商业模式要求要拿出亿元身家给别人管五到十年,投资人只能通过季度报表了解投资和回报。而且在头几年的投资期,必须接受短期没有回报的现实。这种PE商业模式,在国内并没有被广泛认同。所以中国本土最成功的几家股权投资管理机构,都是从募集境外外资基金开始的,鼎辉和弘毅都是如此。原因就是他们当年在国内找不到能够投资他们的成熟投资人,如今情况并没有多少改善。

  另外常见的一个冲突是LP争着当GP,投资人自己管理投资的冲动难抑。过去披荆斩棘开创事业的企业家,一般都有着强烈的自信心,进入股权投资这个行业时也是如此。杀伐决断惯了,更相信自己的判断。所以当他们投资到PE基金的时候,一定要进入投资委员会、一定要参与做决策、一定要有一票否决权。不愿意对专业投资人给予充分的信任和授权。这样一来,专业而有经验的投资管理人未必愿意合作。投资委员会中如果LP是真正决策者,GP当然就成了摆设。又如何能培养出有百年品牌的专业投资人,打造中国自己的百仕通(Blackstone)和KKR更是奢谈。

  投资人(LP)是否成熟是决定这个行业发展真正的关键。中国经济过去的高速发展,造就了不少成功的企业家和有钱的企业。但还没来得及孕育出一批可以真正支撑PE/VC行业发展的长期投资人。投资人以机会驱动型为主,以短期投资为主,缺乏明确、坚定、长久的投资理念。这就是这场全民PE投资热背后的原因,这个行业虽然目前看来热闹非凡,但离成熟还有很长的距离。

  注:本文作者杜枫就职于风险投资行业逾10年,所撰写的《钱途-就这样拿到风险投资》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并合译有《CEO-要职内幕》由市场出版社出版。

·上一条:新能源产业基金加码 财政部或划入部分燃油税收入
·下一条:中投楼继伟:危机爆发后中投调整策略 去年浮亏2.1%
版权所有@睿立复蓉(上海)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沪ICP备2021032742号      直线电话:021-68862093  传真:021-68862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