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风险投资正在从公募时代进入公募与私募共存时代。”中国证监会研究中心主任祁斌在2月27日由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中国金融研究院主办的“2011年上海交通大学“SAIF之春””私募基金高峰论坛上表示,“对私募基金的监管固然重要,但是发展初期的管理宜粗不宜细,应为其未来发展留下空间。”
祁斌表示,目前中国经济处在一个比较重要的转折期,中国资本市场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应进一步拓展广度与深度,同时建立健全权利与义务对应的奖惩体系,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从市场结构来说,我们光有一个公开市场交易市场是不够用的。”祁斌认为,创业板的推出远远不能解决中国的问题,中国必须要建设“场外市场”才能满足这些企业的需求。同时,中国资本市场的拓展,无论从市场结构还是资产管理行业来说,都有一个从公募市场走向私募市场的需求。
“私募基金是个新兴行业,还未得到国家认证,但我相信私募基金不久之后就会迎来黄金期。”深圳市东方港湾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钟兆民认为,私募市场远比想象的难做。例如私募门槛很低,容易导致混乱;投资者与经营者很难长期合作导致经营困难;私募的稳定性与股票的非线性存在矛盾;投资业绩与经营规模也存在矛盾;况且私募还缺乏优秀的能长期工作的从业人员。
对于阳光私募基金和PE的监管,祁斌提出,在设计上述监管框架时要坚持四个原则:合理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把握平衡;宜粗不宜细;权利和义务要对等。未来监管框架有五方面的特点:注重信息披露;反欺诈;对于管理人员的资质和认证的管理;投资者资格的准入;并应该充分发挥自律组织的作用。
上海市金融服务办公室主任、上海高级金融学院理事方星海表示,目前的私募基金监管主要依靠地方政府,希望随着私募基金的发展,加强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合作,以进行更好的监管。
在祁斌看来,中国必须好好研究社保养老体系与资本市场发展的关系。通过他对美国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经济刺激计划“的研究,发现美国社保与资本相关性为98%,因此“中国资本市场必须与社保养老体系实现良性循环”。
来源: 国际金融报 作者: 张颖 陈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