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买不起日本产品,到引进日本技术,再到收购日本企业,这是一个“三级跳”。
财经国家周刊报道 根据日本的帝国数据库2010年7月8日发表的统计数据,截至2010年6月底,接受中国收购和出资的日本企业为611家,其中零售店为323家,超过被购日企的半数。被中国购买的日本制造业有69家。帝国数据库分析认为,“日本企业的技术力量和品牌效应都具有很高的价值。今后,如果人民币继续升值,中国的购买力继续增长的话,那么,购买日本企业的速度还会提升。”
从收购时间和数量看,2009年之后的收购数量高于过去7年收购数量的总和。2009年中国企业收购日本企业呈加速度趋势,2010年则进一步延续了这种趋势——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截至7月上旬,2010年中国收购、出资日本企业达21件,与2009年全年持平。
接受《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采访的几位专家均认为,从中国经济的发展阶段看,中国企业收购日本企业的战略机遇期已经到来。然而,战略机遇期的到来并不意味着中国企业在日本的收购会一帆风顺。在搞清楚收购日企是否符合自身需要后,中国企业的并购行为还要面临诸多政经因素的影响。
并购日企
在中国企业并购日本企业的案例中,最近在日本社会引起反响最为强烈的当属山东如意(14.93,-0.35,-2.29%)收购日本名牌服装企业声望公司
东京,2010年7月29日,处于重组期的日本声望(RENOWN)公司召开临时股东大会。会议决定,声望公司向山东如意科技集团公司(以下称“山东如意”)实施第三方定向增发,并接受3位中国籍董事。
如意重组声望
作为日本老字号服装企业,声望在日泡沫经济时期保持着良好的业绩,但之后日本经济陷入长期低迷,该公司也一蹶不振。声望希望在中国企业入股后彻底实现重整,以达到强化财务体系和扩大在中国等亚洲市场销路的目的。
根据协议,声望将向山东如意增发4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3.1亿元)股份。山东如意将持股41.18%,成为其最大股东。两公司计划在北京设立合资公司,在中国销售声望旗下的“简单生活”等品牌服装,力争10年后将店铺增加到2000家。山东如意由于掌握三分之一以上股份,因而在股东大会上对该公司经营中的重要决定拥有否决权。
另据声望于7月14日披露的2010年3~5月财报显示,其销售额为173亿日元,营业利润为13亿日元。由于关闭店铺等重组的缘故,两项金额均减少近一半,情况不容乐观。出席股东大会的某位女股东表示:“老字号企业归入中国企业的旗下让人十分震惊。但如今已是全球化时代,希望能在中国企业的帮助下重振旗鼓。”
山东如意集团董事长兼总裁邱亚夫在接受《财经国家周刊》驻东京记者专访时表示,山东如意并购的目的是出于战略转型需要,从一个优势纺织企业转变成国际知名的时尚产业集团。山东如意有纺织科技,有高端面料,有中国市场,但缺少的就是品牌。
声望有100多年的历史,有数十个知名品牌,年销售额上百亿元人民币。用日本人的话说,在日本谁要是不知道声望,谁就不是日本人。
如意并购声望一事在日本广受关注。5月24日,在声望宣布资产重组意向的新闻发布会上,日本所有主流媒体都派记者到场,大约有上百名记者参加。7月29日的股东大会,日本媒体以及驻日本的国际传媒也都非常关注。
常年专注中日企业并购的咨询专家孙田夫在接受《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采访时说,山东如意是做毛料的,也有成衣的部分,如意这几年一直在注重往产业链下游走,即成衣的部分。从这个角度,山东如意是想收购有品牌的、有先进管理方式的企业,无论国内还是国外的。他们之前也曾找过其他的企业,但没有谈成。之后,日本声望的条件正好与他们想要的东西相符,声望有较好的品牌和先进的管理模式,正是他们意中的收购对象,然后一拍即合。
而日本声望需要找伙伴的原因有两点:一是资金;二是销路。从原材料到成品,山东如意可以帮助这家日本公司。这是一个双赢的过程。不过,孙田夫补充说,中国收购日本企业的过程,目前媒体报道出来的都是成功的,但没成功的案例也有很多。
虽然不少专家认为现在是中国企业赴日本收购的好时机,但他们也提醒说,寻求被并购的日本中小企业有很多,而中国企业不宜一哄而上。
加速并购
在已经倒闭或濒临破产的情况下,一些日本企业为求得生存发展,接受中国企业并购正成为一个选项。
根据日本的帝国数据库2010年7月8日发表的统计数据,截至2010年6月底,接受中国企业收购和出资的日本企业为611家,其中零售店为323家,超过被购日企的半数。被中国企业购买的日本制造业有69家。帝国数据库分析认为,“日本企业的技术力量和品牌效应都具有很高的价值。今后,如果人民币继续升值,中国的购买力继续增长的话,购买日本企业的速度还会提升。”
被日本媒体提及的并购案例包括:2002年上海电气集团购买秋山印刷机制造;2003年三九企业集团收购东亚制药;2004年上海电气集团收池贝;2008年中国动向集团收购PHENIX运动服;2009年以后的中石油收购新日本大阪炼油厂49%股权、苏宁电器集团收购Laox、联想控股集团收购SJI、宁波韵升收购日兴电机工业、中国鱼尾狮控股集团收购本间高尔夫、山东如意收购声望、比亚迪收购馆林工厂、CMIC收购热海温泉旅馆花之馆、中国企业的日本法人“华成日本”收购温泉旅馆哈米尔顿宇礼志野……
从收购时间和数量看,2009年之后的收购数量高于过去7年收购数量的总和。2009年中国企业收购日本企业呈加速度趋势,2010年则进一步延续了这种趋势——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截至7月上旬,2010年中国收购、出资日本企业达21件,与2009年全年持平。
三大类
从中国企业已经收购的日本企业来看,主要有三大类:技术类、品牌类、服务类。秋山、池贝、SJI、日兴电机工业、馆林工厂属于技术类;PHENIX、声望、本间高尔夫属于品牌类;Laox、花之馆、哈米尔顿宇礼志野属于服务类。不过,中国企业收购的日本企业大多是已破产或濒临破产的中小型企业,只有声望的企业规模较大。
对于技术类收购,上海电气收购秋山和池贝比较典型。当年参与收购秋山印刷机制造和池贝的上海电气集团代表张春华,在东京接受《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采访时回忆说,当时收购秋山是经营权转让,因为原来的公司申请破产保护。上海电气把秋山的厂房、土地、设备、人员买过来,成立了新公司;收买池贝则是定向增发,上海电气变成大股东,持有75%的股份。日本这两家公司都有很长的历史,本身产品很先进,开发人员、开发平台、工艺是一个整体。
收购后,两家公司的决策权都由上海电气掌握。张春华认为,收购这两家公司都比较成功。池贝自收购以后一直是盈利的。2009财年业绩创历史新高,员工也由收购时的100人增加到现在的200人。
谈到收购日本企业的经验,张春华认为有两点:首先,在收购后,除了对被收购企业的优势所在予以支持外,还应有相关配套资源。上海电气刚开始时除资金支持外,人力、物力、市场的开发都进行了大力支援,开始不是索取而是奉献。上海电气收购的目的当然是要日本的技术,但让鸡生蛋前,必须先恢复鸡生蛋的能力。在日本这样比较保守的地方,如果你没有赢得基本的信任,很难拿到核心东西。
其次,要深入了解日本的“工匠型文化”,和日本人打成一片。张春华认为,日本的技术能够体现在图纸上的不多,它还是“工匠型文化”,主要在人的脑子里和手上。如果日本人的心不向你的话,即使所有权是你的,他也不给你做好。中国企业必须熟悉这种文化。上海电气在收购池贝时,工厂有宿舍,前两年上海电气的人都跟他们吃住在一起,靠时间和耐心打开他们的心扉。
不宜一哄而上
从中国经济的发展阶段看,中国企业收购日本企业的战略机遇期已经到来。接受《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采访的几位专家均持上述观点。
专家们认为,日本离中国不仅距离近,而且其经济发展程度适合中国企业的收购规划。比如,在家电零售方面,日本零售商仍处于激烈竞争阶段,而美国已经完成这一阶段,差不多进入寡占状态,已经形成很大的垄断集团,没有那么多的竞争者。美国已经越过这个阶段,因此,中国在美国很难找到可匹配的收购目标。
熟悉日本企业并购的孙田夫说,中国经济已到重新整合阶段,日本也面临转型。日本著名家电零售商有十多家,但市场肯定容不下这么多,就会淘汰一部分。而在这些面临被淘汰的日企中,有些东西正是中国所需要的,比如管理方式。
孙田夫说,“中国企业更应该走向日本去收购。”
从中国企业的战略投资来看,去收购日本企业,特别是收购日本企业的管理体系,意味着非常大的商业机会。上海太平洋国际战略研究所高级分析员朱小琳在接受《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采访时说,中国企业“走出去”,进行战略投资主要包括五大部分:资源、技术、品牌、管理和市场。日本虽然没有资源,但是技术先进,管理先进,市场庞大,国际品牌众多。
有专家告诉记者,通过对最近一两年收购案例的分析发现,引进日本技术并不是最主要的,包括苏宁电器和山东如意的并购都和技术没什么关系,重点还是在管理方面。
孙田夫说,在中国现有的经济发展阶段,引进管理比引进技术更重要。这是因为,产业升级本质上就是管理方式革新。引进新的管理模式符合中国新的经济发展阶段。技术可以引进来,但需要消化吸收,这时候就需要一个好的管理体制。否则,管理跟不上,只有技术,就只有短期效应。而一个新的管理模式是一个20~30年的长效机制。
有分析人士说,跟日本打交道刚开始时会很麻烦,但一旦达成协议,后续就很好办,一切按协议执行,前提是把日本企业遵循的一些规矩搞清楚。
收购日企的场外因素
接受《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采访的数位资深人士认为,在中国企业并购日本企业方面,中国企业面临的问题要比被收购企业面临的问题更多,主要原因在于:
首先,信息不对称,中国企业对日本和日本企业缺乏了解,甚至存在诸多误区。比如,不少中国企业认为日本企业不会卖给中国,但现在的实际情况是,日本卖家太多,而中国买家太少。
其次,某些舆论误导或感情因素凌驾于理性因素之上。例如,有些中国企业在收购日本企业时,会担心日本企业会不会抵制中国企业的收购。实际上,在涉及资本关系时,日本企业在商言商的多,基本上是纯粹的商业运作,出价好,肯定卖。
其三,信息碎片太多,中国企业对日本企业的了解存在巨大的时代落差。中国虽然改革开放了30年,但从20世纪80年代后,并没有很完整的有关日本的信息传到中国。中国对日本的了解都是零零散散的。孙田夫甚至认为,“现在中国了解日本与日本了解中国是1:100。”
从日本舆论的反应来看,对于中国企业并购日本企业多持平常心。媒体对并购的利弊都有分析,并且多认为目前中国企业的并购行为尚未形成气候。
《朝日新闻》7月19日发表社论说,“希望日中企业之间的融合通过并购进一步得到加强”,对中国企业并购日本企业还是肯定的。但这篇社论同时也说,“存在日本技术流失的警戒感,如果真是不能转让的技术,日本企业应该加强合作,根据情况政府支援等加以保护。”
由此可见,对于一般性的产业并购,在日本面临的阻力并不大,但在一些重要领域、核心技术领域中国企业并购日本企业肯定不会一帆风顺,中国企业未来对此要有一定的思想准备。
日本舆论的观点大致有以下四种,一是害怕技术流失到中国,二是害怕大规模裁员,三是担心中国人管不好日本的企业,四是担心威胁日本国家安全。也有过激观点,如认为日本政府和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见死不救、认为中国正在侵略日本等等。
日本学者渡边慎一在回答媒体提问时表示,中国企业并购日本公司,同金融危机有关,但很难形成规模。他说,日本企业向来反对海外并购,对中国更是严加防范,这与两国特殊的历史有关。他就日兴电机收购案表示:“日本经济衰退严重,这家公司(日兴电机)最近面临财政困境,不得不向中国公司出售股份。但日本企业对中国企业的情绪很特殊,所以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案例。”
另有专家分析说,日本当年向外收购的时候,不但有资金的雄厚力量,而且有各种各样自己的品牌比如索尼、松下等,还有自己的管理经验,而现在中国企业有资金却没有品牌,没有像日本那样可以推销的管理经验。(记者 何德功 北京记者 马鑫)
来源: 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