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C和PE即将步入一个新周期,全新的风险投资格局正在形成。随着中国社会财富的增加,GDP的快速增长,很多找不到合适投资渠道的资金会涌向VC和PE领域,如何使行业从目前的“过热”和“泡沫化” 逐渐走向规范和成熟成当务之急。
建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正在私募股权投资(PE)领域对多个产业进行布局。
在医疗行业,建银国际发起设立国内首家经政府部门备案的人民币医疗产业基金;在航空领域,建银国际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共同发起设立了中国航空产业投资基金;同时建银国际绿色环保基金已募集完成,开始着手文化基金的募集……
建银国际行政总裁兼执行董事胡章宏表示,中国风险投资(VC)行业即将步入一个新周期,“整体性进入黄金成长期是我们对这个行业未来的判断”。
VC/PE迈向黄金10年
胡章宏表示:“在新的格局下,一些以前我们不太关注的行业现在已经成了潜力股。”
很多风险投资公司都选择将触角伸到更多领域。业内人士认为,新周期必然带来新机会。
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VC市场募资迅速回暖,中外创投机构共新募集61只基金,新增资金58.28亿美元,募资总量接近2009年全年水平。“等于我们2010年上半年干了去年全年的活。”业内人士笑称。
“目前内需市场非常好,被投资的企业基本上不用考虑到国外上市,99%都可以在国内完成退出。”赛富亚州投资基金首席合伙人阎焱表示,目前中国创投行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中国资本市场的容量仍然非常大,今后10年将是中国VC和PE的黄金10年,“VC和PE将会进行新一轮‘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财富创造”。
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总裁李万寿预测,未来10年投资领域的发展“人数成倍增长,规模成倍放大,基金个数变少,基金总量将变大”。
建银国际财富管理公司总经理许小林预计,到2020年,我国VC和PE机构总募集规模将超过2万亿元,每家机构平均管理资金规模达到10亿元左右。
四因素促VC/PE发展加速
胡章宏分析,四方面因素将带领VC/PE进入新周期。
一是国内生产总值(GDP)总量。胡章宏认为,随着GDP总量的增长,政府投资和居民消费会发生很大的变化,由此带来的产业结构调整和消费格局的改变将带领人们进入一个与从前不同的阶段。
二是城镇化。“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未来可能有近3亿农民有望转为城镇居民,相当于再造一个欧洲。”胡章宏说,3亿人口入城,按照2009年年底全国人均消费支出水平衡量,未来将带动数万亿元支出。“城镇化浪潮会衍生出很多机遇”。
三是人口老龄化。2009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超过1.6亿,我国老龄人口正在向2亿人总量迈进。胡章宏认为,老龄人口的消费习惯将对相关领域的投资产生巨大的推动。
四是我国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契机。胡章宏表示,随着政府的推动,各类民间资本的加盟等因素,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有机会产生世界级的企业。
“从这四个方面的情况来看,我们有理由判定,未来VC/PE即将步入一个新周期,一个全新的风险投资的格局正在形成。”胡章宏说,正是基于这样一些对新格局的判断,建银国际在PE领域积极布局。
创投阵营开始两级分化
基于对中国VC/PE市场前景的美好期待,一股全民VC、PE热悄然兴起。在一些民间资金比较充裕的地方,如浙江、广东等地,VC、PE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成立。
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年底,我国已有逾1200家VC和PE机构。而最近,多个风险投资资深人士在公开场合称,各种类型的VC和PE机构数量可能已经超过3000家。
业内人士分析,随着中国社会财富的增加,GDP的快速增长,很多找不到合适投资渠道的资金会涌向VC和PE领域,“未来中国的投资机构还会不断增长”。
随着数量的增长,VC和PE机构的竞争将更加激烈。胡章宏说:“10年之后或者更长一段时间里一定会产生一些大的VC/PE机构,也会有一个新的行业秩序产生,同时创投阵营开始出现两级分化。”
李万寿表示,现在是各路“资本争享PE豪宴”,一些没有创投背景的企业也想挤进VC/PE的队伍试一试,可能会有少数脱颖而出,但大部分可能要跌跟头,深圳上千家创投机构则面临洗牌。
“全民VC、PE是不现实的,很多机构会输得很惨。我们看到2000年的时候有很多人输得很惨。能长期保持良好回报的基金不超过50家。长期处在第一梯队的基金不会超过20家。”业内人士表示。
美国国际数据集团(IDG)全球副总裁、亚洲区总裁熊晓鸽表示:“做VC/PE并不是一种群
从狂热走向成熟
面向未来的黄金10年,业内人士认为,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推动了中国私募股权行业走向新的发展阶段,随着国内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完善,国内VC/PE行业将从目前的“过热”和“泡沫化” 逐渐走向规范和成熟。
熊晓鸽提出要警惕“7年之痒”。他表示,IDG真正开始赚钱是7年以后,如果没有足够的耐心和实力坚持不懈地做到7年以上,就很难做成一件事情。“大家头脑不要发热,一定要有一个比较长时间的坚持,还要去摸索在中国做风险投资的规律。很多的基金匆匆忙忙建立起来,却没有很好的团队去经营,这样风险是最大的。”熊晓鸽说。
业内人士表示,近年来国内VC/PE飞速发展,虽然短期可能会有互相抬价、竞争加剧的情况发生,但在高竞争的大环境下,国内的创投行业将逐渐走向成熟。现在的PE热与“房地产热”、“煤矿热”一样,任何一股热潮的背后必然都存在一定的泡沫,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有一个大洗牌的过程,只有正规、有实力的机构才能最终在浪潮中存活下来。
业内人士呼吁,建设更加透明而有规律的资本市场在当前来说尤其重要。此外,PE基金的管理人在经验、眼光方面应该向海外成熟PE基金学习,树立新的行业规范,为企业提供除了资金以外的增值服务。“做有品牌、专业化的PE”是整个行业未来发展的大趋势。
新闻延伸
创投切勿只盯上市前企业
挤掉泡沫至关重要
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院长刘海涛最近有点烦,几乎每天都有创投机构的人来“敲门”,希望给企业投钱。
在不少人看来,创业投资很时髦很神奇,为国内无数创业企业点燃了梦想。在海外上市的互联网企业如腾讯、百度、盛大、搜狐等背后都有创投公司的影子。
而现在,创业投资为什么不再那么讨人喜欢?江苏省创业投资协会副会长张伟坦言,国内创投行业已经出现阶段性过火,创投泡沫开始显现。
泡沫化最明显的一个表现形式就是“抢项目抢疯”。一位在创投业服务了近10年的从业人员感叹:5年前,创投人士都是坐在办公室,“要”钱的人会自己找上门来;而现在,创投人士则要到处找人去“送”钱。
是创投资金总量过大吗?不是。从我国的创业企业来看,融资难仍是当下困扰其发展的重大瓶颈。发达国家创业投资年投资金额一般相当于当年国内生产总值(GDP)总额的1%左右,我国与之相差甚远。
一边是钱找不到项目,一边是项目找不到钱——作为资深创投人士,张伟对此的解读是,“并不是创投的资金总量超过了企业需求,而是过多的创投资金集中于某个‘部位’,而这个‘部位’的面积有限,自然造成压强过大”。
创业投资可以对企业的种子期、初创期、发展期、扩展期、成熟期和上市前(Pre-IPO)各个时期进行投资,而当下的一种倾向是不少投资机构不注重早期投资,纷纷抢在企业上市前阶段进入,在企业上市后迅速退出。很多创业投资不再是帮助企业成长的助推器,而成为某些人快富的“直达电梯”。
在企业最需要帮助的前期乏人问津,而在企业“不差钱”的关口,大家蜂拥而至,必然导致创业投资的结构性失衡,也使得创业投资理应发挥的作用产生扭曲和消解。
南京市高新技术风险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董立新说:“早期项目的回报周期长、不确定性因素多、风险大,如果不是有政策引导,创投机构肯定倾向于投资后期项目。”据介绍,国有背景的南京市高新技术风险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成立10年来总共投了18个项目,其中9个投向了企业早期阶段。因此,董立新非常明白为什么现在小型创投公司“满世界找后期项目”,“做前期太辛苦,不可能今年投下去明年效益就出来,需要忍耐。我们潜伏了七八年才慢慢看出效果,而有些项目可能根本不会有效益”。
统计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江苏省备案创业投资企业达到121家,注册资本规模达208.59亿元,数量及资金规模均占全国的20%以上,双双位居全国第一。
在苏高新创投集团总经理闵建国看来,创投机构数量多少并不是问题,关键在于规范发展。据闵建国介绍,事实上有很多创投企业并没有登记备案,更令人担忧的是一些创投机构甚至不具备相关的素质和条件,只是一味拼命找Pre-IPO项目,要么凭各种关系,要么上来就是抬高投资价格,大大增加了正规创投机构的投资难度。
事实上,创业投资家不仅要给创业企业带去资金,还要用他们长期积累的经验、知识和信息网络帮助企业管理人员更好地经营企业。创投的专业管理团队除了需要金融、财务、管理、谈判等多种能力和知识支撑外,同时要对产业技术领域有着独到的见解和眼光,以及创业投资理念、团队合作精神和广泛的案源渠道,而这样的复合型创业投资人才和团队是目前创投行业最为缺乏的资源之一。
业内人士表示,创投机构及相关管理部门是时候将挤掉行业泡沫、规范创投行为放到重要位置了。
来源: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作者: 史秋实 杭春燕